以騎車的經歷來講,其實我不能夠說自己騎的多久
因為捏!我常常三不五時就一陣子時間沒有騎車
常常有人稱我為前輩,我都覺得很不好意思
實在是因為,我騎車的經歷實在是不長
能夠分享給人的東西真不多
講來講去都只有那幾樣
真有幾樣可以分享那也還不錯
可惜的是自己的肚子裡面沒有什麼東西
有的都是老頭不給的……實不實用這我就真不明白了
不過在我自己身上是蠻實用的
騎車最重要的事情,我覺得單車的設定是最重要的
設定裡面我覺得座椅、座艙最重要了
這兩個東西沒有搞好的話……就很容易發生我那悲情的故事
跟人家騎個啥米300k還是520一日雙塔,裡面有很長的一段距離
沒有辦法座在椅子上面,只能夠用站姿騎車
當然啦!有很大的部份是因為我太久沒有騎車
使得自己屁屁沒有以往的堅強,沒有辦法長時間的座在單車上面
還好以前有練過,長時間的站姿騎車
不然參加這種長距離的活動,我還真不知道怎麼騎到終點?
因為…………補給車通常都不給我搭@@
害我都只能夠含著眼淚,默默的騎下去(應該是站下去才對)
座椅有人覺得要軟的,有人覺得要硬的
我的選擇是硬的那種(整個都是卡夢滴!沒有軟墊在上面的那種)
原因沒有其他………因為這個最俗了又最耐用XD
以前有用過FIZIK的座椅,我覺得真是好物
可惜後來有一次摔車,椅子爆了
才發現,原來買一個要好幾千
那不如是………拿來搞其他的事情比較實在
就變成選擇現在這個囉!
座椅就我的角度來看
我覺得FIZIK真的是設計的很好
我說的不是因為FIZIK的椅面材質很好
椅面材質雖然很重要,不過不是最重要的一環
不是最重要的一環,確是影響價格最重要的一環@@
相較於椅面的材質,我個人是覺得座椅的造型是最重要的一環
為啥米造型是我覺得最重要的一環呢?
主要是…………椅子若是夠長,可以改變的座姿就可以越多
這個樣子比較符合,我們實際上路要應附的多變道路
以我來講,正常時的騎乘,我喜歡座在椅子的正中間
遇到集團高速前進的時候,我需要座在椅子的前端
爬坡的時候,我會座在椅子的後端
如果說椅子不夠長,那就沒有辦法這個樣子前後移了
因為我們騎車的時候,沒有辦法随時去改變我們座椅的高度
那只好是改變我們座的位置囉!
爬坡的時候,因角度的關係
等同於我們的座椅被往下調低了
為了得到最佳的發力,最好是可以將整支腳踩到底
沒有辦法調整座高,那只能得後座一些來微調囉!
所以捏!我覺得座椅的長度很重要
剛好FIZIK的座椅都有一定的長度
印像中好像是FIZIK的最長吧?
所以若是沒有金錢的考慮之下,我都的首選是FIZIK
可以選擇的甜蜜點比較寬廣,一整個感覺就是讚啦!
座艙也很重要,不過這個跟你單車的幾合怎麼選比較有關係
可以調整座艙的部份可以由龍頭跟座管來調整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車架的部份
三個地方整合起來是座艙調整空間
只是車架就佔了70趴的決定權
真心的建議不要選擇太大的車架
當然也不要故意選擇太小的車架,試圖使用比較長的龍頭來調整你的座艙
太長的龍頭會造成單車的操控性下降
太大的車架(我現在的車架就過大了),會使得座管沒有辦法拉到適當的高度
這個樣子的單車我覺得不酷,騎起來不帥
更重要的事情是,過低的座管在高速騎乘的時候,沒有辦法趴很低
風阻自然就大的多,又不帥又騎不快自然不會是我們的選項之一
不過也不全然沒有好處啦!休閒騎的話,講真的是還不錯
不用趴的太低,休閒騎乘的話是一個蠻不錯的選項
無論你是用什麼樣子的心態在騎車
是想要去跟人家競賽,還是只想要休閒騎
單車上面的設定都是最重要的事情
很多人都害怕運動傷害,進而去說騎單車的時候應該要怎麼騎
啥米迴轉騎乘法啦!啥米不要去爬坡之類的
不是沒有道理,不過最重要的是你的單車到底是設定對還是錯
不然你騎一台小朋友在騎的單車,雙腳完全沒有辦法有什麼伸展的單車去爬一下八卦山
應該就立馬知道我在講什麼了
傷害當然跟訓練的質與量有關係,不過姿勢更是重要
單車的姿勢跟單車上的設定有著最直接的關連
這點千萬不要忘記了。。。。。。。開心的騎車,也要騎到開心的車才行啊!
最後送上以前蕭大師送我的話:
這個世上沒有不好的單車,只有設定不符合自己的單車
任何單車只要設定的好,對你而言都是台好單車
(當年我要去參加國手選拔,大白只是台入門的公路車,覺得不太夠力
蕭大師說,與其花大錢去買台新的單車,不如是先將目前這台的設定給搞定)
從此之後,我對於單車的要求不在是要多高級,而是幾合到底是適不適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