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面介紹的防守員、領航員

都是比較溫和的角色

比賽嘛………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火花

當然就需要一些人是比較勁爆滴!

攻擊手當然只是一個通稱

爬坡的瘦皮猴,在看到坡的時候就會爆走

平路坦克,在衝剌點時候就會爆走

不過一般台灣的比賽(職業賽例外)

可以說是完全沒有在設定這些點滴!

所以捏!一般我們無論是參加比賽還是活動

精彩度自然就會少一點囉!

這個地方我個人覺得是比較可惜的

因為設定幾個點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不過對於最後成績上面的計算會比較困難一點

只是也沒有真的難算到那裡去啦!

真正能夠搶到積分的有幾個人?

為了省這麼一點點事情

讓自行車比賽變的平淡許多

實在是不太划算

 

我上班的公司,上頭的大長官

常常為了一些發生率極低的事情

要我們花很多精神跟$$去處理

結果效益當然是不高

反過來看,有很多事情明明只要花一點點小錢就可以得到很多效益的

反而是連作都不想作?理由是什麼 ,說實在的我這種小咖咖還真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是不是跟比賽的時候,設個登山點還是衝剌點有相同的道理?

 

無論有沒有登山、衝剌點的存在

攻擊手這號人物,依舊是存在滴!

每個人在自己適合的路段,都會有想要表現的時候

只是這些攻擊,我們都不能夠稱他為攻擊手

攻擊手其實不是為了要放煙火

而是要讓攻擊有效

 

一般而言,無論你是誰

平路跟爬坡總是只有一個比較好

除非你跟我一樣,無論是平路還是爬坡……沒有一個好的冏rz

而車隊裡面的攻擊手,是為了讓你在面臨最適合的路段之前

開始幫你佈局

攻擊手有兩種模式

一種是在快到登山點(衝剌點)前提早發動攻勢

當然是要帶著登山王(衝剌王)一起走

跟領航員不同,攻擊手需要的是瞬間將包裹帶走

讓同樣要搶積分的競爭對手來不及反應

速度不能夠不溫不火,瞬間噴射的力道要有

但是噴離集團後,要立馬降成一般模式

讓包裹可以比人其他的競爭對手贏在起跑線上

一種是已經進入到積分點的搶分射程時

帶領著包裹跟別人撕殺

 

攻擊手要注意幾個地方

第一個就是要帶包裹出去的時候

力道要有,但是也不能夠太猛

不然包裹光是跟就累爆了,最後那裡還有體力跟人拼命

第二個就是局勢的判斷要好

在搶積分的射程裡面跟人撕殺時,怎麼帶領包裹殺出一條血路

卡位很重要,必要的時候還要幫包裹斷尾

 

那你一定會問,攻擊手這麼威了

那幹嘛還要幫人家抬轎?

當然我也有想過這個問題

不過事實是,真正最後面搶積分的時候

最後的那個最後一口氣,還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吞的下滴!

比方說,每次騎到中興新村的時候

最後的那個平路段,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催最後的那一下吧?

你說沒有攻擊手幫忙當個發射台還是在直線加速段之前就先提前發動攻勢

你覺得每次拼那個一點點距離,勝算大嗎?

別忘了,單車是團體活動

成功不必在我……………不知道你有沒有這個認知呢?

 

 

角色很多種,無論是那一種

我覺得只要發揮的好,都可以讓比賽增加不少的色彩

你想要扮演那個角色呢?

我個人是比較喜歡前面介紹的領航員與防守員這兩個

攻擊手比較火,跟我的個性比較不合

所以我在團騎的時候,也很少扮演這個角色

(實際上是因為我的體力沒有那麼好冏rz)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方生鮮 的頭像
方生鮮

方生鮮的部落格

方生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