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因為我的訓練量不是很大

反正也不是為了要比賽而運動

訓練量不用太多,減肥而以

不需要搞的太累人

只是不大的訓練量,還是多多少少有練出一點點的肌肉了

這個到底是為啥米捏?

因為我減肥永遠只會一招……那就是運動

少吃是沒有辦法,因為只要運動量有上來

肚子就很容易餓,所以吃的方面我沒有辬法控制

吃這方面我只能夠控制,不要吃的太油就好

 

也因為只是減肥運動

所以肌肉也沒有長的特別大

都是長長的束狀肌,不是一塊大大的塊狀肌

上個星期騎車的時候,有人問起了肌肉形狀的問題

以前比賽的時候,我的肌肉也是束狀形不是那種塊狀形

不過比賽的人那麼多

有的人是塊狀也有些人是束狀的

這些人裡面,我只知道

束狀的好像都是爬坡形的比較多,塊狀的話都是衝剌居多

至於為啥米會這個樣子,其實我也不是很明白

又剛好有人問起來………只好是再商請專業老頭來開示一下囉!

 

 

 

 

 

 

 

 

 

肌肉的形狀其實是天生的,經過後天的訓練也是無法改變滴!

這個理論無論是在醫學還是科學上面都已經確認了

蝦………所以說,我的肌肉長成束狀是天生的

然後有人長成塊狀的,他們再怎麼練也都還是塊狀的?

天啊!怎麼會這個樣子..............................................囧rz

老頭……同學不用太過於緊張好嗎?

形狀是天生的沒錯,不過形狀指的不是大小好嗎?

這兩者是不同的

形狀大多是天生的紅白肌分佈造成(快、慢肌)

每個人的分配比率不是很相同

肌肉大小的樣子,還是看你怎麼去訓練這些肌肉群

一般人在沒有受過專業的訓練之前

只是靠自己的毅力在運動,通常會因為你的紅白肌分佈情況

發展成百分比多的就用的比較多,也因為訓練的多

所以肌肉的生成就變成…那個比例多就長的比較大

相同的道理,比例小的那個就小很多

所以囉!塊狀肌天生比較發達的,他練一練之後

自然肌肉就生成一大塊在那裡

你問他是怎麼一回事?他自己也不是很了解這是怎麼一回事

一個好的教練是要將每種運動需要的肌肉群

怎麼運作,怎麼操作,清楚的教導給選手

讓選手可以精準的訓練到應該用到的肌肉群

而不是任由自身的特性使用特別發達的肌肉群

所謂的效率,就是要使用最適當的肌肉群來工作

 

 

 

 

 

 

 

 

好了,老頭已經清楚的交代肌肉

為啥米你會長的一塊一塊,還是一束一束的

除了天生的之外,最主要還是要看你怎麼去操作

有些人會覺得,跑步會使得小腿變的很粗

小姐們對於這個問題比較在意一點

畢竟雙腿後面跟了一堆兔子不是很好看

那就要看你怎麼跑了

20160911武嶺Never stop_9374  

話說我現在跑步比單車還要多,也不見小腿有變的比較粗壯

很明顯滴!老頭說的應該是沒有錯

無論是你的天生有多少百率分配,重點還是要看你怎麼去操作你的肌肉群

不過我現在沒有啥米操練,除了體力不好之外

肌肉也沒有以前來的精壯………真的是回事只能夠回味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方生鮮 的頭像
    方生鮮

    方生鮮的部落格

    方生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